浦珏瑛 吴淞江学校(小学部) 德育主任
白云奉献给蓝天,星光奉献给大地,而我,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该拿什么来奉献给自己朝夕相处的学生呢?二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我一直在苦苦思索这个问题。今天我终于找到了满意的答案----那就是对学生真诚无私的爱。老师只有向学生奉献自己真诚的爱,才能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使他们在爱的氛围中健康的成长。
用爱心去温暖心,爱是打开心灵之锁的“万能钥匙”
用爱心去温暖心,爱是打开心灵之锁的“万能钥匙”。教师的教育学生的奥秘在于一个“爱”字,爱是转化一些特殊学生思想行为的“金钥匙”。师爱是一种高尚情感的凝结,只有当老师给学生以真挚的爱,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仰慕和依恋,才会向老师敞开心扉,积极进行自我教育,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班上有一位学生,名叫小涛,父母因感情不合离异,他随母改嫁转入我们学校。一开始我发现他性格孤僻、冷傲,一个星期过了,仍然不和班上的同学交往,总以一种小大人似的目光打量着老师和同学。我设法和他交流,沟通,但是他若即若离,始终不肯向老师敞开心扉,不愿意接近老师和同学。他的情况很明显是单亲家庭学生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他既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敌视,又渴望被人理解和关爱;既离群又恋群;既情感暴躁又孤单冷漠。根据这一情况,我对症下药。首先召开了小干部会议,要求班里的小干部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他更多的关爱。然后在班级里举行了一次“欢迎新同学”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以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自己今后打算如何帮助新同学的。小涛听了很感动,脸上露出了笑容,并且主动和班里的每一位同学握了手。另一方面作为班主任的我也从多方面帮助他。下课了带他和同学们一起活动,放学了给他补习功课。每天放学,他要步行到离校较远的公路旁乘汽车。我就每天送他到到公路上。有一次走到半路上,突然下起了大雨,他坚持要从自行车上下来,撑开自己的雨伞为我挡雨。我推着自行车和他边走边聊,他感动地对我说:“老师,你真好。”上车后,他一定要把自己的雨伞让给我用,并对我说:“老师,我家离车站近,没有雨伞不要紧的,而你要走那么一大段的路,淋雨着凉了会生病的。”听了他的话,我感动的流下了眼泪。以诚相待,心诚则灵,我的爱终于滋润了小涛的心灵。从那以后,他变得活泼可爱了。在学校里,他主动帮助每一位学生,并常常为班级做好事,学习也进步了,期末考试成绩优秀,同学们一致推选他当班长。师爱,使一棵受伤的幼苗茁壮成长起来了。
用爱心去抚慰心,爱是愈合心灵伤口的“万能胶”
有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既是师德的集中体现,又是教师育人的动力源泉;既是感化学生的基石,又是教育学生的催化剂。只有爱学生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学生的心灵很脆弱,他们的可塑性很强,当他们受到了伤害,老师应该雪中送炭,用浓浓的爱意去抚慰他们受伤的心灵。
学生小倩,先天性听力不好,但是父母又不肯将她的缺陷告诉老师,所以一开始我也忽视了她。因为她的个子较高,将她安排在后面的座位上。几天下来,我发现了这一个问题,就找她谈话,鼓励她不要自卑。再到她家去家访,给她父母讲清利弊,并且和她的父母一起协商出一套适合她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二天,我就把她安排在靠近讲台的位置上,并且跟学生说明了换座位的理由。每次上课,我尽量靠近她大声的讲课,遇到难题,我先试着让她先说,如果有些问题在课堂上来不及解决,我就在午间或放学的时候给她补课。几个星期下来,她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成绩提高了,她也变得活泼、开朗了。每当我看到她下课和同学们在愉快的优秀、交谈,我很欣慰,因为我的努力,抚慰了她心灵的伤口,使她健康的成长了。
老师对学生的爱还在于对学生的态度要和蔼可亲,一个好的老师,是不会动不动就对孩子发怒,而是会耐心的给予行为的引导;当学生有异常行为时,他能观察入微,及时地与学生谈心并帮助他解决问题;当学生遭受挫折时,鼓励其树立坚强的意志和信心。学生只有得到了老师的爱,才会向老师倾吐自己的真情,特别是班上的后进学生,他们最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老师如果能给他们更多的信任和关爱,必然会点燃他们心灵的火花。
学生潘东,男,9岁,个子特别矮小,但性格倔强,歪点子多,喜欢独自一个人呆在一个地方,开学一星期,就屡次触犯校纪校规。学习态度极差,经常拖拉作业。但喜欢阅读,对自己喜欢的书籍如痴如醉,常常一看就是几个小时。长此以往,必将对其今后的人身道路带来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
通过与潘东多次个别谈心,发现他常常以“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只要自己不吃亏,管他同学三七二十一。同时多次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症状。在交谈过程中,他表现也较随便,小小年纪就显示出“毫不在乎”的样子。
我没有放弃他,主动与他进行“交心”,发展师生间心理的“相知”关系,缓解其“孤独心理”负荷。建立师生间教育信任的心理基础。
开学第二个星期,我班开展了“小小的我”的主题班会。活动气氛活跃,同学们都抢着把自己介绍给别人,而潘东却闷声不响。针对这一情况,我首先采取主动,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任何一个人没有天生的好坏之分。老师才教你们不久,对谁都不是太了解。现在你们在我面前,都像一张张白纸。大家畅所欲言吧!让老师了解你。你来自我介绍一下行吗?”小潘站了起来:“我比较喜欢玩电脑,也喜欢阅读,希望大家和我交朋友。”好“厉害”的言语,不管怎样,他开始走向班级,走向老师。他的电脑操作能力还真强,通过多次语言交流,他开始逐步向我接近,由相识到相知,彼此信任,建立了较为巩固的师生情感。
通过集体生活中的积极关注,帮助其走出自我“冷漠心理”的误区,发展其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合作及情谊,提高他对自我成长的关注热情
总之,老师对学生的爱,要公平,不能偏向那些优秀的学生,否则会助长他们的骄气,形成不良的行为品质,而对班里的那些后进学生,要从各个方面去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在每一个细微之处用爱心去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
一个教师,能用自己的爱心唤醒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信心,就是最大的成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师爱,就没有成功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