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今天是

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欢迎您!

信息详情

信息详情
走进家庭,关爱学生,走进社区,服务大众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7日]
 

高新区吴淞江学校“万名教师进家庭,进社区”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广泛践行“爱生、育人、服务、奉献”行业精神,深化“阳光育人”服务品牌创建,探讨新形势下教育学生的新方法,架起家访桥梁,争取家长对学生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引导家长用正确的方法开展家庭教育,了解学生的家境状况,做到自觉接受学生、家长、社会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师德行为的监督,并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密切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取得家长和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形成我校和谐、高效、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育人环境。我校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开展了 “万名教师进家庭,进社区”活动。八月十日上午在庙 灯小学举行了启动仪式,短短的一个半月,学校的全体老师冒着酷暑,在假期中走访了几百户学生,与学生家长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探讨和研究如何来教育一些新昆山人的孩子,学校异地新建以后学生上学的交通安全问题。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

一、走进家庭,关爱学生

八月11日,星期六的上午,烈日当空,骄阳似火。校长周育明和徐杏妹老师来到学生李晴家中,看到他们就一家子七口人住在火车站旁边的一间30多平方的一间简易的房屋里,这么热的天,唯一的降温工具是一台台式的电扇,家里找不到一件象样的家具,连一张写字的桌子也没有。这就是我们学校的新昆山子女的学习条件,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学习的,如果不是我们的老师亲眼所见,谁也不会相信还有这么贫困的家庭。但是李晴同学学习勤奋,是班级中一位优秀的学生。周校长走到她们家里,与家长亲切的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表示以后学校会尽力照顾她们的孩子。(他们家两个孩子都在我们学校上学)建议他们为了孩子的成长,能否换一个比较舒适一点的生活环境。象这样的家庭在我们学校不止一家,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对自己的学生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相信他们会对自己的学生更加关爱。这样的家庭在我们吴淞江学校不止一家。我们的学生百分之八十都是流动的新昆山人的子女,他们居无定所,家里的居住条件,生活条件都很不好,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异地新建以后,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创造了优越的育人环境。所以我们通过这一次活动,要把这一份关爱送给学去内的每一位学生。

在枫景园小区里,邹雪林书记、王小妹副校长和德育主任浦珏瑛老师来到了六(1)班的张冠麒家里。孩子的外婆给老师们讲述了孩子的生活经历,在孩子三岁时狠心的父亲就抛弃了他们娘俩,母亲身体不好,不能上班。家里没有房子,只能住在大舅的一套房子了,家里的生活资金就是老两口的农保基金。但是孩子好强,从没有向老师说过自己的家庭情况。这次家访非常及时,学校发现了这一情况以后,给张冠麒同学提供生活资助,让他安心上学,不要有自卑的心里,要自强好学,长大了好好孝顺母亲和外公外婆。二(1)班姚婷婷老师在她的家访日记中写道:“晚上,躺在床上,心里老是出现学生家低矮的破瓦房。孩子的父亲带我进屋时,看到学生家不是特别好的环境,心里有点凉意。后来又到荀文杰家,这之前,孩子家长给我多次打电话,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他家在公路边开了一个小百货店,经营得比较好。这次去他家家访,他非常高兴。谈起他的儿子,他有诉不尽的烦恼和说不完的希望。平时和老师们聊天,大家都要谈到这样一个问题:家庭条件越好的学生,教育的难度越大。这些孩子都很聪明,可父母在他们很小时,对他们都很娇惯,什么事都由着他们。结果,等他们上了中学,习惯和性格已经养成,自私和任性难以改变。于是,老师头疼,家长苦恼。到后来,他们自己也觉得没有指望,于是有些人便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将自己的前途毁于自己手中!想到这些,我心里一阵发紧。我们这些为人师者,应怎样去教育好那些问题生呢?家庭和学校应如何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的责任呢?社会应营造什么样的环境,来教育这些属于民族未来的年轻一代呢?

一路上,我们还去了许多学生的家中,家长对我们这次挨家挨户的家访先是吃惊,接着是感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次家访对我来说收获很多,感受也颇深。

一、农村经济条件较差,有些甚至出乎想象。农村孩子上学放学路远,很不容易。

二、农村家长普遍文化程度低,尤其是爷爷奶奶带的,对孩子学习要求不高,对孩子今后发展也没有高的目标要求。父母外出打工占大多数,对孩子各方面教育很弱。

三、老师上门家访确实能了解很多实际情况,面对面交流,比打电话联系更能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更能体现学校、老师的关心,也更能引起家长重视,学校、老师与家长的情感也拉近了。

四、通过上门家访对老师个人也是一种锻炼:怎样与不同家长沟通;怎样把孩子的存在问题恰当汇报给学生,从而与家长达成教育共识(因为有些家长比较袒护孩子);又怎样从家长口中了解到孩子在家里的真实情况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xx的父亲知道我要来,特意和孩子母亲把家里收拾了一下,很干净,很朴实,这让我十分感动。孩子和在校一样,他很内秀,言语不多。他父母很热情。刚一落座,同是老师的孩子父亲说,xx从上小上学都听话,寡言少语。听说我要来,他兴奋不已。听他们这么说,我有点激动,更多的是尴尬——为我和孩子的交流少而惭愧。

二、走进社区,服务大众

学校异地新建,2012年九月将搬入新校,因为新校地处比较偏僻的原大公村,学生上学不方便。为了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学校全体行政班子在周育明校长,邹雪林书记的带领下走进庙灯村社区,和社区干部一起研究最佳的方案,确定区域公交的行走路线以及班车发出的地点和时间,尽量保证学区内的学生都能就近乘车,对13年级的学生安排专门接送的校车。听取 社区领导的建议,在学校附近增设候车站台和防雨的候车棚。学生和家长都很满意。为了丰富学生的暑期生活,学校邀请了市关公委的领导为大公小区的学生作了一次专题讲座,老革命江爷爷为孩子们讲了雷锋的故事,知道了学雷锋应该学什么。看到孩子们一双双专注的眼睛,我们觉得这样的活动队他们的成长很有帮助。

九月下旬,学校将对这次活动作一个总结,但是对我们吴淞江学校的 老师来说,这个活动还将继续深入下去。学校的德育处已经做好安排,中秋节的上午,小学部德育主任要带领全体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到枫景园小区,走访几个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学生,给他们送去真诚的关爱。

吴淞江学校德育处(小学部)

2012-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