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今天是

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欢迎您!

信息详情

信息详情
让学生的思绪回归课堂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27日]
 

卞卫珍

背景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当了二十多年的教师了,一直没有教过一年级,今年做了一回过山车,从六年级回到一年级教学。我觉得压力很大,不仅担心自己无法理解低年级小朋友的行为和想法,而且我们学校是新昆山子女的指定学校,学生大多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外来民工子女,男孩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五,男孩子又是父母心中的宝贝。低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是很差的。年龄越小,控制注意力的时间越短,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一次集中注意力时间至多也只有15分钟。而我们现在一节课的时间为40分钟,40分钟的时间都老老实实的坐在座位上认真地集中注意力听老师讲课,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大约在半节课后,他们的注意力便开始不稳定,爱做小动作,思想不由自主地开小差

事件:

   有一次我上挂牌课,学校领导老师来听我的语文课,我对这节课也非常重视,花了很多精力,想上好这一堂课。结果,小朋友听课听到一半就要开始没耐心了,总是不能坚持集中注意力,此时,小声音小动作都出来了。我没有采取好的方法,只是单板地叫他们认真听、不要讲小话,效果显然是不好的。大家听后对我的教学安排及课堂驾驭能力都给出了很高的评价,但同时也提醒我要抓一抓学生的课堂纪律。所以我尝试采取一些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思绪飘扬的孩子们拉回到课堂内容当中来,让孩子有效上课。

对策

  在我的实践过程中,尝试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激发兴趣,主动学习

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10-15分钟左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掌握知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要是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谁都会很投入,很专心,小学生更是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看到那些喜欢做小动作、东张西望的孩子上课、写作业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心不在焉或应付了事,而在游戏、比赛中,他们的注意力往往又高度集中,兴趣极高,有时为了一枝铅笔、一张画片、他们都会玩得津津有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培养孩子广泛兴趣与培养注意力结合起来,同时教师要调控教学节奏,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当发现学生疲倦时,穿插一些趣味性的东西,让学生唱一唱,动一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集中注意力,教学效果好。

二、教法灵活,喜爱学习

在一节课的开始,学生的兴奋点有时还停留在上节课的内容或课间所从事的活动中。为了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尽快达到最佳水平,教师的态度要和蔼可亲,幽默风趣、声情并茂、讲做结合,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听课兴趣,才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引入新课时,我们只要引用一些学生熟悉、比较直观的事例,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简明,并通过巧妙地设疑提问,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钳住,启迪他们的思维、开发他们的智力。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践证明,游戏引入法、直观引入法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在唤起学生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同时,刺激大脑兴奋中枢,使学生处于兴奋状态,迅速进入角色,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喜欢学习。

    三、表扬鼓励,愉快学习

    鸟儿要奋飞,老师的鼓励是翅膀;花儿要浇灌,老师的微笑是甘露。大人都喜欢听表扬的话,更何况是孩子,如果想让孩子在注意力集中方面有所进步,平时就要仔细观察孩子在学习中注意力集中的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鼓励、激发。让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下一次他们会做得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教学中要多夸夸孩子们。如我一看到小芳坐端正了,马上树立榜样:你看小芳坐端正了,老师最喜欢坐的端正的小朋友。”此时,我发现,其他同学都会马上坐端正,并用认真的眼神看着我,希望得到老师的肯定。我趁此机会又说:都坐端正了,真不错!这样的效果,比起以前不停地指责,的确要好得多。

    我尝到了甜头,觉得这招真是有用,就加以广泛应用。比如:

我发现,上课时,有些小朋友不敢于发言,发言的老是这么几个同学,就说道:举手的小朋友非常值得表扬,说明你在动脑筋,而且很勇敢,不怕说错。

这时,我看到了其中一位同学也举手了,我立即表扬道:某某,也很勇敢,真不错。然后,有更多的同学举起了手,这一招屡试不爽。这样的课堂教学很好。

四、养成习惯,勤奋学习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求学生上课坐好、举手发言等外在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要逐步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就应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将这一目标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几年教学实践,孩子逐渐养成了认真上课,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讨论反思:

在一年级孩子的生活里,我真正感受到那种田野里青草的味道,那真正是原生态的气息,我听到最多的是老师们说一年级孩子良好习惯还没有养成,上课时注意力老是集中不起来。而注意力是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位教育家说过:注意力是我们唯一的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须经过它才能进来。如果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一定的学习对象上,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现象发生,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教材,所以,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注意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注意力是一种心理状态,它伴随着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认识活动而生,又维持这些活动继续进行。

 一般来讲,孩子刚刚入学的时候,热情很高,上课时往往能集中注意,但是,过不了几天,他就坐不住了,外面的风吹草动.同学的一举一动都能引起他的注意,使他不能专心听讲。从小学生的注意力发展水品上看,综合国内外发展心理学家的有关研究可以总结为这么一点:首先从注意力的集中性上来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注意力是很差的。大约在半节课后,他们的注意力便开始不稳定,爱做小动作,思想不由自主地开小差。这是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够完善,正处在发育当中,注意力不集中,这种情况将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好转。然而小学要求学生上课要坐40分钟,我们并不能被动地等待孩子的自我发育的完善,否则将影响学习效率几学习成绩。因此,后半堂课,当学生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开小差等行为后,教师要善于激发兴趣,让孩子主动学习;教学方法灵活,让孩子喜爱学习;及时表扬鼓励,让孩子愉快学习;从而养成习惯,让孩子勤奋学习,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孩子有效学习。

   总之,无论是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吸引学生课堂上的注意力,让孩子有效学习。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过:天才首先是注意力。虽然只是低年级的小朋友,但是老师也要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们上课能够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在未来的学习中,我们的孩子才能和好习惯交上朋友,孩子们的学习之路才会越走越畅通,越走越宽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