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昆山市教育局“关于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2017年度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针对当代初中生身心特点,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宗旨,提高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将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力争在工作中不断完善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宣传工作,让广大师生、家长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2.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我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具体做法
1.建设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队伍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所有教师的责任,学校要成立以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其他教师为基础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战线。
通过班主任会议,定期学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全面提高班主任队伍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通过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主题队会等,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其中,全面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本学期,我校将继续完善心理辅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德育导师制的工作,心理辅导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培训将积极争取,培养更多的老师成为合格的心理辅导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同时,每位老师担任1到3位同学的德育导师,每周至少与每一位同学开展一次谈心活动。老师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学生把内心的困惑向导师诉说,使心理辅导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德育导师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开展心理讲座与辅导。由心理教师不定期为各年级学生进行团体辅导、讲座。同时,各班主任要班内进行心理健康主题的班会,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
(2)完善心理咨询室。继续发挥“心语小屋”的作用,完善“小屋”的配备,使其更专业、温馨。心理咨询室由专任教师负责,固定的开放时间,固定的场所,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
(3)发挥“心语信箱”的作用。“信箱”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和学校的心理老师进行沟通、预约咨询。同时,也可利用网络(电子邮件)和每周一次的周记向咨询老师或班主任反映自己的困惑和问题,使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
(4)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利用国旗下讲话、校园中的橱窗、教室中的黑板报以及校园广播台在生中宣传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端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
(5)加强学科渗透。每一位老师都承担起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中适当渗透心理健康知识。
3.加强家校互动。
让家长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在各年级的家长学校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举办专题讲座,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知道,良好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让家长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心理问题,从而达到对子女行为的关注。
四、主要活动:
1月 1、2016年度心理工作总结,2017年度心理工作计划;
2、参加市局组织的“缤纷冬日 亲子情暖”寒假活动;
2月 1、参加市局组织的学校心理咨询室负责人工作会议;
2、安排学校两位老师撰写心理案例,参加苏州市心理案例评比;
3月 1、安排我校的一位老师参加市局的《心理健康》说课比赛;
5月 1、我校心理月系列活动:宣传标语、宣传海报、宣传单;初二年级开展广播心理讲座和心理剧的汇演活动;心理手抄报的评比和展示活动;初三年级开展心理主题班会的评比活动;
2、安排我校心理老师参加2017年度苏州市心理年会;
6月 1、做好心理工作的学期小结;
2、参加市局组织的优秀心理月评比等;
7月 1、安排我校教师参加2017年心理健康老师上岗培训(15天);
2、拿牌我校心理老师参加2017年心理健康老师进阶培训(2天);
3、参加市局组织的“七彩夏日”暑期活动;
9月 1、安排我校教师参加市局组织的心理咨询室负责人会议;
2、安排我校老师参加苏州市心理论文评比;
11月 1、安排我校老师观摩市局组织的优秀心理健康课展示活动;
12月 1、做好年度心理工作总结,材料整理工作,并参加年终会议。
昆山高新区吴淞江学校
2017年2月15日